2019年玉龙雪山越野赛,颇为曲折。
5月3号,赛道的干河坝段山体崩塌,
5月6号,组委会宣布取消干河坝段,
赛道由64.6km缩减为48.7km,
俺在5月7号对新旧赛道进行了分析:
玉龙雪山赛道分析
可是,非常不幸,
5月7号下午16时,玉龙县龙蟠乡兴文村,发生山火。
5月9号上午10时,明火被扑灭。
5月9号下午,组委会举行的技术说明会上,
宣布取消玉柱擎天、高山植物园段,
再缩减15km,
最终赛道为33.6km。
两次缩减赛道,
演变情况可以从以下两图看出。
最终的33.6km赛道详情如下两图。
其中的赛道简图,
中间折线段是错误的,
大概是照抄了原半程27km的简图。
关于这次令人烦恼的山火,
以下是引自新华网的详细新闻报道。
山火发生在兴文村,
那么,这个兴文村距离俺们的赛道有多远呢?
请看下图:
兴文村距离俺们赛道最近的地方,
平面直线距离超过11km。
其实,再看一下立体图,
会发现,这11km中间,
隔着两个山脉,两个山谷。
所以,
你懂的。
那么,
最终的33.6km赛道与原半程27km的区别在哪里呢?
由上图可知,
原半程27km的起点改了,
不需要摆渡到玉柱擎天起跑。
进山前的平路换了,换成村庄更少的公路。
最终版33.6km赛道跟原半程27km没啥大区别。
原64.6km全程组别,相当于跑了个半程,只不过比半程多了平路6km。
原27km半程组别,相当于换了起跑点,并增加了平路6km。
对于组委会而言,
少了3.5个补给站(干河坝、玉柱擎天、高山植物园,玉龙第一峰算半个),
少了200名半程选手的摆渡车(白沙~玉柱擎天),
少了一个起点场地布设(玉柱擎天起跑点)。
最终赛道,除终点外,
赛道上仅有2个补给站(CP1玉湖村、CP2蚂蝗坝),
当然了,来回往返会4次经过它们。
赛前一天,5月10号,
mountain-forecast给出的山峰天气预报,
仍然非常乐观。
5月11号早上,
组别合并后,共346名选手到场,
06:00准时起跑。
出发后一大段的平路,
除了出村路上一个大水坑,
稍微堵车之外,
其他地方相当于路跑。
很快,就到了CP1玉湖村。
过了CP1玉湖村,
还需要再跑3km平路才开始进山。
(上图来自官方摄影,致谢!)
进山之后,
在抵达CP2蚂蝗坝之前这段,
开始陡升,
但路况不错。
留意上图,
这位进山的大叔口里叼着烟。
很快,抵达蚂蝗坝。
这里海拔3500m不到,
一切正常,
没有什么高原反应的感觉。
这根中继天线,
树立在山谷里,
不知道效果咋样。
如下图,CP2蚂蝗坝,
这是本次赛道中间仅有的两个补给站之一。
这里应该充分补给,
因为登顶前后都没有补给,
除非返程下山回到这里。
CP2之后这段坡度不小,
行进缓慢。
人民艺术家在流沙坡前演奏小提琴,
听完曲子,
迎接赛道最艰难的爬坡。
(上图来自官方摄影,致谢!)
流沙坡段全是碎石路面,
坡度很大,脚下的石块松散不稳定。
俺亲眼目睹一块大石头飞速滚下,
险些击中选手,十分危险。
流沙坡之后,
海拔上升到4000米。
这个海拔以上的玉龙雪山,
几乎没有植被,
氧气含量变低,
大部分跑友呼吸沉重,
艰难攀爬。
海拔4100m左右,
飘来丝丝小雪,触手即融。
气温在零度左右,
还好风不大。
起跑四个半小时,
历经万难,
跑渣抵达赛道最高点,
海拔4460m的大峡谷。
下图,
可以看到大峡谷下方的干河坝,
很明显有山体崩塌痕迹。
上图,山顶处大气压只有590帕,
下图,氧气含量12.2%,为海平面处的58.3%,
另外,fenix5给出的海拔偏小了。
下图,正在全力攀爬顶峰的选手。
海拔高于4000米之后,
确实感觉行动慢半拍。
很多跑友表示头脑一片空白,没想法。
山顶打完卡,
返程下山。
再次经过流沙坡,
松散的沙石,
非常适合贴地飞行。
有种滑雪的感觉。
(上图来自官方摄影,致谢!)
下山比较轻松,
作为旅游型选手,
应该严守正业,
拍拍花花草草。
(上图来自官方摄影,致谢!)
下到山脚,回到平路,
这头曾经失去一只角的奶牛,
对俺这样善良的面孔仍然保持警惕。
经过7小时45分钟,
回到白沙古镇,完成比赛。
全部完赛选手均可得到纸质完赛证书,
东巴文的完赛证书。
下图,
纳西族东巴文大师正在书写证书。
所用的笔是“竹笔”。
完赛证书最上面的两行象形文字,
大意是:强者不怕山高峡窄。
完赛之后的烤羊排和鸡翅膀。
还有拿铁,
拉花比俺拉的好看多了。
完赛奖牌,
中间是纳西族被箭射中的天蛙。
以下是跑渣的完赛详情。
下图是实际轨迹的立体图,
俺们登上去的是4460m大峡谷,
并不是玉龙雪山最高点。
玉龙雪山13个山头里面,
最高峰是扇子陡,海拔5596m。
据闻仅1987年Eric Perlman带队登顶过。
本次缩水版玉龙雪山越野赛,
完赛率90.75%,非常高。
如下图,
完赛后,
好不容易在白沙找到的米饭。
比赛小结一下:
1、缩水版赛道,直上直下,总共33.6km,平路硬路高达15km。
有点像到此一游,山顶打卡,下山原路返回,不像是越野赛。
2、感谢志愿者和摄影师。
3、赛事组织、志愿者培训、路标布设都马马虎虎,勉强还行。
玉龙雪山的景色是极致的,组委会离“极致”还很远。
技术说明会像是一场闹剧,抽奖环节更是挑战《概率论》。
4、海拔超过4000m之后,氧气含量降低,大多数人会呼吸变沉重,行动缓慢。
如果适应的话,心肺能力会大有提升。
5、本次缩水赛道的精华应当属流沙坡段,飞流直下,十分过瘾。
赛道最高点4460m处的风光,环视天地,茕茕孑立,震撼人心。
=================
纳西东巴文化探秘
=================
先研究一下“纳西”这个词语。
上图,纳西族历史称呼演变。
“纳西”是个音译。
一、白沙古镇
作为古城,世界级文化遗产的那种,
丽江古城主要包含三个古镇:大研、束河、白沙。
其中大研古镇因为最大,直接喧宾夺主,又叫“丽江古城”。
白沙古镇最小,但却是最古老的。
丽江的纳西先民,最早是在玉龙雪山脚下定居,
后来才慢慢南移,
从白沙到束河、大研。
几乎所有的古镇客栈都自带花园,
大体呈三坊一照壁布局。
可惜现在淡季,古城到处冷冷清清。
房间里还配置蝴蝶。
古镇里,看到本地年轻人是稀罕的事情。
小狗跟小店一样多,游人比本地人多,
开小店的、开客栈的也多为外地人。
纳西人的门联,
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这种对联要连续表达3年。
如今的纳西东巴文化确实是崇文尊知,尚化重识。
在夹缝中生存,隐忍是必须的。
历史上,纳西男人可是个个都如三多神般勇猛善战。
其实,古镇大多是类似的。
各色文艺小店背后,
透过啤酒咖啡,
看到的更多是生计。
铜艺曾是白沙纳西人的热门产业,
由于技术的进步,
传承仅剩“积善铜艺”。
二、三多阁
在前往三多阁路上,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仰望玉龙雪山。
内心为之震动。
巍峨挺拔的雪山,
直插云端,
令人顿感卑微。
三多阁,又叫北岳庙。
是丽江境内最古老的寺庙,
将近1400年历史。
三多(又叫三朵,均为音译),
是纳西族的战神、保护神,玉龙雪山的化身。
当年,纳西族向南诏称臣,
南诏国王封玉龙雪山为“北岳”,
故而,三多阁又叫北岳庙。
纳西族不仅受南诏控制,
后来还受吐蕃控制,
生存不易。
所以,三多有两个妻子,
一个藏族、一个白族,如上图。
三、玉峰寺
玉峰寺是丽江五大古寺之一。
有三百余年历史。
玉峰寺为藏传佛教噶举派寺庙(白教)。
最阔绰时有九个院落,
但现仅存大殿及上下两院。
作为喇嘛庙,
经幡、转经筒、玛尼堆,
缺一不可。
大殿门口,
弥勒佛背后那个位置,
原本是韦将军的岗位,
现在已经被一位气定神闲的菩萨占据。
典型的泰国小剩佛教大城时期风格。
所以,丽江是佛教的过渡地带,
糅合了藏传佛教和小剩佛教特点。
大殿门口的六道轮回图,
风格比较简朴。
大殿供奉的是释迦、文殊、观音,
都属于密宗的造像,
三位头顶上均有迦楼罗Garuda(大鹏金翅鸟),
在印度教中,Garuda是毗湿奴的坐骑,
而在佛教中,Garuda则是天龙八部之一。
某个传说中,它还是佛祖的舅舅。
最悲催的是,
对藏传佛教的那些活佛,
认识粗浅,俺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玉峰寺的这棵山茶花,
已经喧宾夺主,
世人只知玉峰寺万朵山茶,
而不知玉峰寺是寺。
四、东巴王国
先研究下“东巴”这个词。
纳西族把他们的祭司称作“东巴”,
意为“智者”,精通所有学问,沟通天地的人。
故,
纳西人的文字叫做“东巴文”,
他们的宗教叫做“东巴教”,
宗教经典叫“东巴经”,
除此以外,
还有东巴音乐、东巴画、东巴舞。。。
东巴王国是个景区,
全方位展示东巴文化。
不过游客稀少,面临倒闭。
在东巴王国,
又见到了熟悉的Garuda大鹏神鸟。
如上图,Garuda衔蛇图。
这个Garuda,
人身人手,狮头鹰嘴,龙抓牛角,配上大雕翅膀。
在东巴文化中,大鹏神鸟是主持公道的神,
相当于大法官。
上图,
一些东巴文。
神路图,
东巴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张图。
其内容为地狱、人间、天堂,包罗万象,
囊括了纳西人想得到的万事万物。
下图,神路图局部。
祭天坛在最高点,
玉龙雪山巍峨挺立
坛四周分别是人类起源蛋,护法柱,
中间是巴格图。
巴格图,
意为“杀青蛙形成的图”,
箭穿天蛙,始有方位、时辰。
相当于俺们的乾坤八卦图。
这次的完赛奖牌中间,正是这只天蛙。
人类起源蛋,
非常有意思。
两根柱子分别代表男、女。
人类是蛋生的。
接着是纳西民居,
基本上是泥砖+木头建筑。
最重要的特点是矮小,
原因是“见木低头”。
至于见木低头的原因,
请见下图。
很奇怪,
朱元璋赐当时土司政权“木”姓,
始有见木低头之奴性,
那么,
此前的纳西居住建筑是什么样子的呢?
五、东巴博物馆
东巴博物馆在丽江城区,
龙潭公园西门处。
“披星戴月”是纳西妇女特有的一种服饰,
指的是披肩上的七颗星星和日月图案。
作为仅有30万人口的民族,
能够有如此完备的文化,
非常不容易。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实至名归。
下图,这张是神路图卷轴。
上图,
看到这个表忠心的锦旗,
让人心疼他们,
活着,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