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书摘:
1、P6 荣格并没有一开始选定精神病学作为其专业。……最后,当他开始读到由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写的关于精神病学的教科书时,他知道了这就是他应该进入的领域。正是克拉夫特-埃宾对于存在于精神病理学科学基础中的缺陷的诚实坦白与毫不讳言,把荣格吸引到了精神病理学中来。荣格的博士论文《论所谓神秘现象的心理学与病理学》于1902年后期发表,介绍了他对超自然现象研究的兴趣。这一兴趣构成了在其职业生涯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的基础。
2、P8 随着他第一部主要著作—《心理类型》—于1921年出版,荣格完全从自我反思的时期走了出来。在此书中,荣格提出了划分和理解不同的人格类型的方法。
3、P17 一种情结是一联想集束。……这些情结是自主的,它们倾向于按照其自身的意愿行动,不仅能在心理上发生作用,而且也能在生理上发生作用。……正是由于他把情结看作不完整的人格,使得荣格试图理解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方面。
4、P18 荣格认为并不是一切事情都可以追溯到性欲方面的创伤的观点很快结束了他与弗洛伊德短暂的个人关系,分裂始于那本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著作。……在荣格的著述中,《转变的象征》是牢固确立他作为独立思想家地位的著作。它明确地在荣格的观点与弗洛伊德已发表的观点之间划清了界线。……但荣格更多地倾向于心理方面,而进一步远离了他博士论文中的医学观点。
5、P23 弗洛伊德所不能接受的是,荣格将个人心理的因果基础延伸到了个人经历之外。也就是,荣格声称那些古希腊、古罗马、古巴比伦、早期德国、古埃及、美洲原住民、早期基督教等的神话能够影响到个人或能够解释个人的梦与幻觉,即使个人没有在有意识的状态中接触这些神话材料。
6、P27 在荣格看来,我们无意识中的宗教的和(或)精神的因素是“超越意识”的,而我们必须接受“这些内容是真实的,它们对于我们达成自我妥协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绝对必须的中介”。荣格的目标不是科学证明,而是理解。
7、P34 心态类型:外向型与内向型
功能类型: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8、P36 四种外向的类型:外向思维型、外向情感型、外向感觉型、外向直觉型
四种内向的类型:内向思维型、内向情感型、内向感觉型、内向直觉型
9、P38 在他的论文《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中,荣格把原型描述为“一种无意识的内容,通过成为意识以及被知觉到而发生变化。它从在其中显现的个人意识中获得色彩”。然而,他又紧接着说“如果我们试图在心理学的意义上来确立何谓原型,事情便变得更为复杂”。从他用来描述这一概念的最初说法—“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开始会有所帮助。一开始,荣格使用这一词语来指称那些存留于个人无意识之中但并不来源于他们的个人经验的基本的、原始的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当某些特殊经验唤醒原始经验时,有关这些原始意象的意识才能被激活。他认为,由于人类的大脑与人类的意识伴随时间的流逝而形成,因而这些原型是普遍而现实存在的。
10、P39 自我是独立个体的组织原则。荣格认为我们并不是作为发育完全的个体从子宫里生育出来的。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生长,要经过他所谓的个性化过程,我们才变为现在的我们。……然而,个性化的过程永远也不能完成。
11、P40 阿尼玛(Anima)与阿尼姆斯(Animus)分别是存在于男性无意识之中的女性特质和存在于女性无意识之中的男性特质。这两个词语都来源于拉丁文中“灵魂”一词。……在《远古》中,他把阿尼玛描述为存在于男性中的母性爱洛斯(Eros)(感情或爱),而把阿尼姆斯看作是存在于女性中的父性逻各斯(Logos)(理性或逻辑)。
12、P43 像自我一样,阴影也能零散地分布在个人无意识之中而不是集体无意识之中。荣格将阴影称作为“对完整的自我人格构成挑战的一个道德问题”。阴影通常表现出与个体相同的性别,但某种意义上“更黑暗”。要想清楚地了解它,我们必须注意和/或正视“现存和真实的人格中的黑暗面”。如果我们力图将阴影整合到人格中来,我们就得接受,就像其他所有人一样,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黑暗面。
13、P45 “人格面具(persona)”这一词语是在戏剧中首先使用的拉丁词。它指的是表演者所戴的面具。在荣格看来,人格面具原型是一种我们佩戴的面具。通常,我们试图顺从于社会的期望值而将自己融入某一角色或职业,或者我们隐藏在面具之后,或戴上一假面(虚假的面孔)。简而言之,人格面具是“一种为了适应环境或个人利益而存在的功能性情结”。……基本上人格面具不是真实的存在:它是个人与社会之间关于人应该如何行事所达成的一种妥协……人格面具是一种伪装,换一种叫法,可以说是一种二维的存在。
14、P50 荣格或多或少地接受了弗洛伊德对个人无意识所作的分析,而正是荣格对集体无意识的笃信则部分地加速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决裂。
15、P50 荣格告诉我们,集体无意识作为“再现之可能性的祖传遗产,不是个人的,而是所有人共有的,甚至也许是所有动物共有的”。……也就是说,它来自一“更深的层次”,一种“原始的心理状态”。即使人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蛇,或蛇的图像,甚至没有听说过有关的描述,也能够在他们的梦中出现蛇的意象。……这些并不是我们自己获得的,而是从过去混沌不明的历史中继承而来的。……它能够在所有时代绝大多数不同的心灵中发现,因而只能是通过遗传而获得的观念。
16、P59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是一部复杂的著作,不同于他发表的其他任何作品。……首先,尼采滑稽地模仿了《圣经》的风格。其次,他嘲讽式地模仿了柏拉图(Plato)的风格。最后,他把查拉图斯特拉描写成一位悲剧英雄。
17、P60 尼采还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提出了他更有名的学说中的两条:“超人”理论与“永恒轮回”学说。超人理论是尼采关于未来人类的看法。超人是指超越生活在基督教/柏拉图世界观中的人。永恒轮回学说是尼采对于古希腊哲学中的一种观点改造。在尼采看来,它是用一种轮回的观点代替了那种认为时间和历史是线性发展的观念。
18、P67 在1935年冬季学期的讲演VII中,荣格向我们重提了阴影是人格中最难以被接受的部分。这是因为阴影是“自我否定的事实。因为我们之中的另一个自我与意识中的自我是如此截然不同,以至于可以说,它相当于对自我的否定,尤其是当一个人拿不准应该成为两者中的哪一个时。阴影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你实在是不知道你真正是什么。” ……只有当阴影被人格化了时,个人才能成功地“摆脱阴影”。你必须能够做到这一点,这样你才能把自己与阴影区分开来。……这不是一项可以轻易完成的任务。
19、P67 荣格想要解释他和尼采关于自我的看法之不同。根据荣格的观点,自我是一种象征。这是因为它不能被完全地表现出来。如果它能够被表现的话,那么它将不再是一个象征。“它是一种象征,你可以谈论它,你可以解释它。但是,你永远也不可能解释清楚自我是什么,因为自我在其自身是不可思考的。” ……自我既包含有意识的要素(本我),也包含无意识的要素。他说自我“包含了本我意识最近获得的东西,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久远的材料。自我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它总是在直接经验、梦和幻觉等等中出现……(它是)一个必须破解的巨大秘密……它也非常危险……因为它包含了所有的原型:我们可以说,一种原型的经验就是自我的经验……自我能提出可怕的要求并求之过多。”
20、P73 关于暴力,荣格提到,喜欢折磨他人的部分原因是人们在享受自我方面的无能。人们认为成为道德人的唯一途径就是“去做一些令自己不快的事”或者“折磨自己”。关于权力,荣格观察到,那些积极追求权力的人是受他们的“自卑感”驱使而转向“强权态度”的。
21、P74 荣格观察到,美德通常是“一件把其他东西遮盖起来的斗篷”。就像权力一样,它是一种遮盖自己缺陷的企图。那些表面看起来正确、诚实或坦率的人,恰恰就是那些有着强烈的说谎或欺瞒欲望的人。
22、P75 避免神经病的唯一途径就是把人生看作一场喜剧而不是一场悲剧。不幸的是,在荣格看来,这种领悟只有在人生的下半生才能获得。
23、P84 在重提无意识的自主性这一观点时,荣格说道:“无意识能够不时地显现出一种比现实意识的见解更高明的才智和目的性。”这种高明之处通常在梦中展现出来。他补充到,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聚合质料所构成的”。而聚合质料是原型的事例化。
24、P87 荣格的《答约伯》是一本引起相当大争议的著作。引起争议的原因之一就是这本书可以看作是对犹太教和基督教所共有的上帝所作的一次心理学的个案分析。
25、P89 荣格在这里想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其中之一是上帝为什么需要肉身化为耶稣。另外一个问题是福音书中平和的耶稣与《启示录》中性情暴躁的耶稣如何融合起来。
26、P101 炼金术士们通常被描述为原始的化学家,是事物之本质的前科学的探究者。……对荣格而言……他认为,更重要的是炼金术士是一位原始的心理学家。……据荣格的观点来看,炼金术是一种将无意识的内容提升到有意识中来的努力。
27、P109 上面提及的情况,即荣格发现了此中国文献与他的病人之间存在相似性这一情况,对于荣格而言是充当了集体无意识的进一步的证据。他把中国思想中的阴阳(明暗)观念之间的区别类比与个体之中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在道家的思想中,阴阳是彼此互相依存的,对于一方的过分强调将导致另一方的反抗。
28、P113 荣格在其晚年花了很大的精力来研究我们所说的神话的或超自然现象的主题。
29、P113 梵语中的曼荼罗(mandala)这个词在其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坛场”。……在佛教中,曼荼罗被用作坐禅与冥想的工具。……也就是说,曼荼罗将无序带入到了一种有序状态。这种建立秩序的功能可以解释曼荼罗的治疗性质。……荣格将曼荼罗视为原型,它能够解释,为什么尽管存在着外表的差异,我们仍能在“无论其起源于何时何地的曼荼罗身上发现根本的一致性”。
30、P116 荣格所说的同步性指的是:“两件或更多事件之间的一种有意义的巧合,其中包含着某种不同于概率的东西。” ……由于他无法给出超出偶然性的因果性解释,他就把这种非因果性联结的原则叫作同步性。……然而,作为一种描述的同步性应该被看作是那些“同时的、有意义的巧合,尽管它们如此之不可能以至于看起来似乎绝对不可信”。……他在篇幅像书一样长的讨论的结论中很谨慎地告诉我们,“同步性不是一种哲学观点,而是一个经验的概念,它涉及了一项理智上所必需的原则”。